被譽為“地產界思想家”的萬通地產董事長馮侖一針見血地點出了管理者的首要任務:“重要的是管理自己,而不是領導別人。”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一套在現代企業里已經行不通了,管理者必須首先把自己管好,讓自己變得優秀,才有可能把人管到位,把事情做好。
每個管理者,都應該從5個方面實施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以下enjoy:
第一,控制自己
對自己的前途感到灰心失望、信仰破滅,對別人產生嫉妒甚至仇恨的不良情緒,其副作用是巨大的。在管理者的成長道路上,最大的危險不是來自對手,而是來自不良的情緒。身為管理者,你會不會因為下屬的工作出現失誤而大發雷霆?你有沒有因為與家人發生不愉快,而把一張陰云密布的“老K臉”帶到了工作崗位上?如果有,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么呢?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對自己的一言一行缺乏應有的控制,經常失去管理者應該具有的冷靜和理性,任憑自己被情緒驅使。管理者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穩重大方,慎重于一言一行,遇到多大的事情也不要大驚失色,因睚眥小事而引起的心理細微變化更不能顯露在外。
如果你在處事時,總是感性大于理性,下屬會認為你是一個幼稚、膚淺和不稱職的管理者,心里對你嗤之以鼻,根本不想與你建立良好的關系。更有甚者,你的喜怒無常,不僅影響工作,還會招來下屬的忌恨,這對領導者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下屬對你的不滿,往往會使你在工作中進退維谷、寸步難行,稍有大的動作就會碰得頭破血流。所以說,在工作中管理者要做一個喜怒不形于色的人。
二、反省自己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都會有犯錯誤、迷失方向或者判斷錯形勢的時候。“只有國王不會犯錯”,這是英國人的幽默,實際上他們的國王不僅犯了錯,而且還是極其愚蠢的錯誤,否則,查理一世就不會被送上斷頭臺了。
既然一個人免不了會犯錯,那么這個時候,能否自我反省,是否善于自我反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作為新主管,在工作中肯定會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果能夠做到經常反省自己,發現自己的不足,精益求精,你肯定會迅速成長起來,為以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成功在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些良好的習慣形成的結果,而反省自己是新主管首先應該具備的好習慣: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好的方面精益求精,不妥當的地方力求改進。
加拿大工學院的一名畢業生在建造一座鐵橋時,因為失誤導致鐵橋斷裂倒塌,母校聲譽受損。學院得知此事后倍感痛心,不惜重金將報廢的鐵橋買下,用這些廢鐵制成了百萬枚校恥紀念戒指。每年該校學生畢業時,校恥紀念戒指就與畢業證書一道發給畢業生,以此來警示學校的每個畢業生,時刻注意反省自己,在工作中尊重科學,敬業精業,避免再次發生橋毀人亡的事故。
反省不僅是一種自我檢查的活動,更是一種學習能力,是你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前提。反省的過程,就是自我學習和完善的過程。沒有良好的反省能力,不具備自我反省的意識,你就很難認識并改正自己所犯的錯誤,從而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
平時看似風平浪靜的時候,你也要時刻反省。“千里長堤,潰于蟻穴”,許多危險因素往往是從小變大,到最后變得無法收拾。要想防微杜漸,就應該做到“一日三省”。
美國通用公司CEO韋爾奇雖然工作很忙,但是每個星期的星期六晚上,他總要抽出一晚上的時間,把自己關在書房里,安安靜靜地檢查反思自己:自己在工作上有什么地方沒做好,哪些地方今后應該改進,自己有沒有武斷地做出決定,等等。對于這每周必做的“功課”,韋爾奇的理由是:
若每年檢查一次實施成果,則一年只有一次機會可以改正錯誤;若每月檢查一次,則一年有十二次機會改正錯誤;若每天衡量一次,則一年就有三百多次機會改正錯誤。所以,每天衡量次數增多,機會當然會相對增加。
因為韋爾奇的工作實在太忙了,所以只能一周一次。正因為這樣,韋爾奇才能領導著危機重重的通用公司一步步走向輝煌。
韋爾奇之所以取得這么大的成就,不能不說這和他堅持自我反省有著巨大的關系。
一代名主唐太宗曾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中國文化中早就有“鏡考”一說,意思是以前人的得失考校自己的行為。可見鏡子在中國文化思想中,具有修身反省的意義。人們每天都要照上好幾次鏡子吧,可是在照鏡子的同時反省自己行為表現的又有幾個人呢?如果人能利用照鏡子的機會,利用照鏡子的時間來常常反省自己,就一定能夠獲得職業的良好發展。你可以去按照下面的兩種簡單方法去做好自我反省:
首先,每天在筆記本上做記錄:我今天哪些地方做得不錯?哪些地方做得不太好?為什么沒做好?為什么能做好?做好的事情能不能做得更好?做不好以后該怎么做好?……然后給自己做個總結。每天或者每周都要抽出時間來做筆記,然后參照上次記錄,看看自己是否有進步。
其次,利用每晚臨睡前的5分鐘~10分鐘進行反思。坐下來,參照時間安排表,快速回放一天的情況,并決定第二天必須做的幾件事,然后每天早上再用15分鐘讓自己集中精力,復習你將要完成的任務。
三、激勵自己
絕大多數人不相信他們自己有能力實現愿望,因而他們也從不激勵自己,反而是在關鍵時刻告訴自己:“你不行的,還是別做白日夢了”,“我天生就是如此,再努力也沒用了”……這些消極的語言不僅使他們喪失了自信,同時也封住了他們的潛能。在職場上成功的總是那些善于激勵自己的員工。
成功不屬于那些妄自菲薄的人。它偏愛那些相信自己并時刻激勵自己前行的人。激勵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
你可以通過各種信息來鼓勵你的身心、振奮你的精神——當你知道某些名人有一萬個消沉的理由卻沒有消沉的時候,你就不會因為一些瑣事而過分煩惱;
當你的周圍充滿鼓舞人心的事物時,你就很容易在事情發展不順時繼續前進;
當你取得一些成就或者進步時,不妨給自己一點獎勵,好好激勵自己;
將你所處行業最頂尖人士的照片貼在辦公桌或者床頭,樹立目標說“我一定要做得像他一樣出色”;
起床后想象今天是良好的一天,尤其對于那些并不樂觀的人,更要堅信這一點,事情往往會沿著我們期望的思路發展。當你堅信某件事時,這種自我暗示將直接影響事情的結果。
成功者在做事之前,就相信自己能夠取得成功,結果他真的成功了,這是人的意識在起作用。人最怕的就是自己胡思亂想,自我設置障礙。做任何事,不要在心里制造失敗,我們都要想到成功,要想辦法把“一定會失敗”的意念排除掉,增強自信心。
每天只要花5分鐘進行3次有意識的、積極的自我暗示,我們就能夠清除掉幾個小時、幾天,甚至是幾周的消極想法。就像我們的身體每天需要不斷補充有益于健康的肉食一樣,我們的心靈也需要補充營養。有規律的、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快速改變一個人多年的習慣、態度以及思維方式。
成功的運動員經常用這類暗示來提高自己的表現、康復身心和進行技巧的鞏固。在上場之前,世界級的跳高運動員就常暗示自己已經跳過了橫桿,而職業足球運動員則想象他們贏得了世界杯。總之,新員工總是能從有益的自我暗示中獲得不錯的收益。
卡耐基說過:“不能激勵自己的人,一定是一個平庸的人,無論他的才能如何出色。”激勵是我們生活的驅動力量,它來自于一種希望成功的愿望。沒有成功,生活中就沒有自豪感,在工作和家庭中也就沒有快樂與激情。
四、放松自己
早晨,當你掙扎著睜開眼睛,發現天色已經大亮,再一看鬧鐘——天哪,鬧鐘停了!手機顯示已經8點了,你起床準備穿衣服,卻怎么也找不到可以換的干凈衣服了。匆忙地漱洗完畢后,你穿著臟衣服一陣風似地沖出家門,關門的時候才發現鑰匙關在門里。
開車在道上,心里越急,車就越堵。剛坐在辦公室的座位上,你發現一份重要的文件怎么也找不到了,急得滿頭大汗……還不到上午11點,你的血壓已經直線上升,快要失控了。正在這個時候,旁邊的秘書悄悄告訴你:公司的中層據說要發生大變動……太多的壓力,使你眼皮直跳、胃痙攣、渾身乏力,明明已經很餓了,中飯時你卻怎么也提不起胃口了。
以上這些,是每個中層主管都可能遇到的麻煩。身為主管,你所要承擔的注定比普通員工多得多。如果不能學會放松自己、緩解壓力,你可能就會產生嚴重的心理負擔。那么,怎樣才能趕走這些辦公室壞情緒,給自己疲憊的身心減壓呢?
1.不妨跑到樓頂大聲呼喊,把心中的不滿和郁悶化作聲音全部發泄出來。或者做體育運動,讓自己大汗淋漓,然后洗個澡睡一覺。
2.通過向朋友傾訴,減輕壓力。當你的壞情緒涌上心頭時,不妨先做做深呼吸,伸伸懶腰,之后給朋友打一個電話隨便聊聊,你的壞心情也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迅速化解。
3.聽聽喜歡的音樂。輕松、歡快的音樂總能把你帶到快樂老家,不管心情有多壞,只要聽一聽自己喜歡的曲子,你就會感受到你那愉快的心跳。當然,如果你能放聲高唱出來,你的心情會變得更好。
4.多往好處去想。當你心情不好時,想想同事曾經對你的贊美,想想老板曾經給你的關愛,你的心情一定會平和很多。
5.互聯網不僅僅是聊天、發郵件的工具,還應該成為你的職業發展的好幫手。網絡中的BBS論壇可以為你提供職業交流、釋疑解惑的平臺。運用好互聯網,你會發現工作輕松了不少。
6.使每天的工作保持井然有序。有秩序的生活會使你每天頭腦清醒,心情舒暢。每天上班前先調整下狀態,然后把自己一天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先后列出來。下班前收拾好辦公桌也是必要的。
7.每天至少要保持半個小時的體育鍛煉。最好能夠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回憶一些開心的往事,讀一些有趣的書籍。
8.與其為已經發生且無可挽回的事實破壞我們的情緒,還不如坦然接受事實。
除此之外,放松自己的關鍵,還在于有一顆平常心,保持一種良好的輕松心態。平時最好提醒自己努力做到:經常微笑、保持一顆童心和幽默感、學會鎮靜和寬容、身邊有兩三個好友、平時助人為樂。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能夠改變心態,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通用公司的老總韋爾奇也曾說過:“對于職場來說,心態大于技巧,習慣大于知識。”壓力無所不在,關鍵在于你如何來應對這些壓力。放松自己,改變心態,也是認識完善自己的一個重要方面。
五、規劃自己
企業管理專家認為,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計劃可以從三個方向進行規劃:
縱向發展,即職務等級由低級到高級的提升;
橫向發展,指在同一層次不同職務之間的調動,發現自身才能與工作的最佳結合點,同時又可以積累各個方面的經驗,為以后的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向核心方向發展,雖然職務沒有晉升,但是卻擔負了更多的責任,有了更多的機會參與公司的各種決策活動。
根據“職業經理人現狀”調查顯示,目前國內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經理人沒有為自己的人生和職業明確定位。沒有準確定位和規劃的人生,就像是一場沒有球門的足球賽,球員和觀眾都會興趣索然。想在職業生涯獲得穩步的發展,規劃好自己,給自己一個定位是非常重要的。
許多偉大的人物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們在現實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最佳人生位置,由此設計和塑造了自己。
巴爾扎克在年輕時辦過印刷廠,當過出版商,經營過木材,開采過廢棄的銀礦,但所有這些都沒有取得成功,還弄得自己債臺高筑。這不能不說與他缺乏自知之明,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有關。后來,他發現了自己的寫作天賦,潛心寫書,終于成為一個聞名世界的作家。
喬·吉拉德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他連續12年登上世界銷售第一的寶座。在35歲之前,喬·吉拉德卻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換了40個工作仍然一事無成,甚至當過小偷。后來喬·吉拉德找到一個職業規劃師,規劃師認為他最適合做推銷工作。喬·吉拉德聽從了建議,短短三年之內就成為行業內的推銷冠軍。
人一生的時間和精力都很有限,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生活都體驗一遍后,再挑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位置。爭取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最適合的位置,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才能,才是比較靠譜的一件事。身為管理者,注定要比普通員工付出更多,因為你不僅要管理部下,更要管理自己。只要你能夠把上面的幾點做好,相信就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